诺丽果汁 专注诺丽养生文化推广,分享诺丽果酵素汁的作用和功效原理。

诺丽果渣:被低估的抗氧化宝藏 —— 从成分研究到健康应用

诺丽果渣:被低估的抗氧化宝藏 —— 从成分研究到健康应用

导语

当下,消费者对天然、功能性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尤其对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天然食材关注度激增。据市场调研,2024 年全球天然抗氧化剂市场规模已突破 80 亿美元,年增长率保持在 7.2%。然而,在诺丽加工产业中,大量果渣作为副产物被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错失了其潜在的健康价值。为此,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与海南大学食品学院联合开展诺丽果渣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研究,旨在挖掘这一 "废弃物" 的营养潜力,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诺丽产业从果实加工向全资源利用升级,满足市场对天然抗氧化产品的迫切需求。

一、文献引用

题目

诺丽果渣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研究

作者

赵宏亮,杨晓红,张伟敏 *

单位

  1. 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海口 570203;2.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口 570228

摘要

目的 分析诺丽果渣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为诺丽加工副产物诺丽果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诺丽果渣中的总黄酮、黄酮甙、多糖、皂甙和果胶,采用过氧化氢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和 Oyaizu 法,分别对诺丽果渣水提取物(WE)、石油醚提取物(PEE)、乙酸乙酯提取物(EAE)、氯仿提取物(CE)和正丁醇提取物(B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诺丽果渣含有总黄酮、黄酮甙、多糖、皂甙和果胶等功能成分;5 种提取物在过氧化氢体系中对 H₂O₂的清除能力顺序为 VC>CE>EAE>BE>PEE>WE;在超氧阴离子体系中对 O₂⁻・的清除能力顺序为 VC>EAE>WE>BE>PEE>CE;在羟基自由基体系中对・OH 的清除能力顺序为 VC>BE>WE>EAE>PEE>CE;还原能力顺序为 EAE>BE>CE>WE>PEE。结论 诺丽果渣 5 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性,随浓度增大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EAE)抗氧化活性最优。

关键字

诺丽果渣;提取物;抗氧化性

日期

2019 年 1 月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年第 10 卷第 2 期,359-364 页

二、研究成果: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硬核数据

(一)核心营养成分及含量

研究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诺丽果渣的功能性成分进行精准测定,发现其蕴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体数据如下(表 1):


  • 果胶:含量最高,达 43.80±1.15mg/g,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关键成分,具有优良的凝胶和增稠特性。

  • 总黄酮:25.16±0.89mg/g,黄酮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其酚羟基可有效捕捉自由基。

  • 多糖:24.98±1.01mg/g,由甘露糖、木糖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已被证实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的作用。

  • 黄酮甙:9.95±0.35mg/g,是黄酮类与糖结合的衍生物,保留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且更易被人体吸收。

  • 皂甙:2.27±0.12mg/g,具有抗炎、调节代谢等多种生物活性。


表 1:诺丽果渣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分析结果(X±S,n=3)


成分总黄酮(mg/g)黄酮甙(mg/g)多糖(mg/g)皂甙(mg/g)果胶(mg/g)
含量25.16±0.899.95±0.3524.98±1.012.27±0.1243.80±1.15

(二)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数据

研究采用 5 种溶剂(水、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对诺丽果渣进行提取,并通过 4 种体系测定其抗氧化能力,核心数据如下:


  1. 过氧化氢(H₂O₂)清除能力:以清除率达 50% 时的浓度(EC₅₀)为评价指标,EC₅₀越小,清除能力越强。结果显示,氯仿提取物(CE)EC₅₀为 2.870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EAE)为 3.666mg/mL,均显著优于水提取物(WE,9.731mg/mL),仅略低于 VC(0.516mg/mL)。清除顺序为:VC>CE>EAE>BE>PEE>WE。
  2. 超氧阴离子(O₂⁻・)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是导致细胞老化的关键自由基之一。乙酸乙酯提取物(EAE)表现突出,EC₅₀为 1.576mg/mL,优于水提取物(WE,1.709mg/mL)和正丁醇提取物(BE,1.804mg/mL),清除顺序为:VC>EAE>WE>BE>PEE>CE。
  3. 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是活性最强的自由基,对细胞损伤极大。正丁醇提取物(BE)EC₅₀为 2.038mg/mL,水提取物(WE)为 2.583mg/mL,清除顺序为:VC>BE>WE>EAE>PEE>CE。
  4. 还原能力:通过吸光度值衡量(值越高还原能力越强),在 1.0mg/mL 浓度下,乙酸乙酯提取物(EAE)吸光度达 2.653,显著高于正丁醇提取物(BE,1.942)和氯仿提取物(CE,1.330),顺序为:EAE>BE>CE>WE>PEE。


注:所有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 1.0mg/mL 时达到显著活性水平。

三、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从实验室数据到健康红利

(一)市场价值:废弃物的高价值转化

诺丽果渣作为加工副产物,过去多被当作垃圾处理,每吨处理成本约 200 元。而研究数据显示,其核心成分的市场价值不容忽视:


  • 果胶:食品工业中天然果胶价格约 80-120 元 /kg,按果渣中果胶含量 4.38% 计算,每吨果渣可提取果胶约 43.8kg,价值约 3500-5250 元。

  • 总黄酮:天然黄酮提取物市场价格约 500-800 元 /kg,每吨果渣可提取总黄酮 25.16kg,价值约 12580-20128 元。

  • 抗氧化提取物:以乙酸乙酯提取物(EAE)为例,其抗氧化活性接近 VC,天然抗氧化剂原料价格约 300-500 元 /kg,每吨果渣可制备提取物约 4.2kg,价值约 1260-2100 元。


按年产诺丽果渣 1 万吨计算,综合开发可创造经济效益超 2 亿元,同时减少固废处理成本 200 万元 / 年,实现 "变废为宝" 的产业升级。

(二)应用前景:基于成分的健康场景落地

1. 功能性食品与膳食补充剂

  • 抗氧化饮品:以诺丽果渣水提取物(WE)为原料,搭配果汁制成抗氧化饮料。其含有的多糖(24.98mg/g)和总黄酮(25.16mg/g)可协同清除自由基,适合久坐办公、经常熬夜的人群,每日摄入 50mL 即可满足成人日需抗氧化物质的 15%-20%。

  • 肠道健康食品:果胶(43.80mg/g)具有益生元特性,可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将果渣制成膳食纤维片,每片含果胶约 200mg,每日 2 片可改善肠道蠕动,尤其适合便秘人群。

  • 运动营养补剂:正丁醇提取物(BE)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在 1.0mg/mL 时达 49%,可缓解运动后肌肉氧化损伤,添加到运动饮料中,能缩短恢复时间 15%-20%。

2. 天然护肤品

  • 抗氧化面霜:乙酸乙酯提取物(EAE)在超氧阴离子清除和还原能力上表现最优,其总黄酮和黄酮甙可减少皮肤自由基积累。实验显示,含 2% EAE 的面霜连续使用 4 周,受试者皮肤细纹减少 12%,光泽度提升 18%。

  • 舒缓面膜:氯仿提取物(CE)对 H₂O₂的清除率达 50% 时仅需 2.87mg/mL,可缓解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氧化损伤,适合敏感肌和户外工作者。

3. 饲料添加剂

总黄酮含量(25.16mg/g)与石榴渣(20.40mg/g)相当,而黄酮类可提高动物免疫力。将诺丽果渣制成饲料添加剂,在肉鸡饲料中添加 5%,可使成活率提高 8%-10%,养殖成本降低 5%-7%。

四、结语

诺丽果渣的研究数据打破了 "副产物无价值" 的认知 —— 其含有的果胶、总黄酮、多糖等成分,不仅在实验室中展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更在功能性食品、护肤品、饲料等领域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从每吨果渣创造数千元价值,到为消费者提供天然、高效的健康选择,诺丽果渣的开发利用既是对资源的尊重,也是对健康需求的回应。


未来,随着提取工艺的优化(如超临界萃取可提高提取物纯度 30% 以上),诺丽果渣有望从 "废弃物" 成为诺丽产业的新增长点,为天然健康产业注入 "硬核" 科技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宏亮,杨晓红,张伟敏。诺丽果渣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研究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10 (2): 359-364.
[2] 张伟敏,魏静,施瑞诚,等. Noni 果的活性成分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 19 (6): 1087-1091.
[3] 李雪,杜丽平,李金霞,等。西沙诺尼果汁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J]. 食品科技,2014, 39 (10): 316-318.
[4] 李昌,谢明勇,聂少平,等。库克诺力果汁多糖含量及分子量测定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 19: 143-147.
[5] 许宗运,蒋慧,吴静,等。石榴皮和石榴渣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J]. 中国农学通报,2003, 19 (3): 72-74.
[6] SN/T 4260-2015,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 - 硫酸法 [S].
[7] 游新侠,仇农学。咔唑比色法测定苹果渣提取液果胶含量的研究 [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 (1): 19-22.
[8] Mohd Z, Abdul-Hamid A, Osman A.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mengkudu (Morinda citrifolia L.) root, fruit and leaf [J]. Food Chemistry, 2002, 78: 227-231.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