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突破!发酵优化解锁天然健康新价值
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突破!发酵优化解锁天然健康新价值
导语
一、文献引用
1. 题目
2. 作者
3. 指导教师与单位
单位:海南大学 园艺学院(学校代码:10589)
专业:观赏园艺(Ornamental Gardening)
4. 摘要
将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 50 株诺丽内生真菌用传统方法进行简单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性测试,用平板对峙法对 3 株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测试,滤纸片扩散法对 4 株病原细菌进行抑菌测试。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来鉴定抑菌性较强的内生真菌 M2 的种属关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内生真菌 M2 进行发酵优化,筛选出最合适的发酵条件。以优化好的条件发酵内生真菌 M2,将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水域加热和紫外灯照射测试其稳定性。得到的结论如下:
(1) 通过观察各菌株的分生孢子等显微结构,初步完成 36 个菌株的鉴定。36 个菌株分属于 9 目 11 科 11 属,其中 17 株菌株为曲霉属,其为诺丽内生真菌种群绝对的优势菌种。
(2) 用五点对峙法进行初步筛选发现 19 株菌株至少对稻瘟病菌、西瓜枯萎病菌与辣椒疫霉的 2 种具有抑制作用。根据上述结果用两点对峙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复筛,结果发现,除了菌株 M49 对稻瘟病菌没有抑制效果外,其他菌株对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其中,菌株 J7 和 M35 对 3 种病原真菌都有强烈的抑制。曲霉属的内生真菌具有抑菌性的有 6 株,占具有抑菌性菌株的 31.58%。用滤纸片扩散法发现 18 株菌株至少对 1 株病原细菌具有抑制,占测试菌株的 35.29%;9 株对 2 种病原细菌有抑制,占测试菌株的 17.65%;菌株 M2、M33、M50、M53 对 4 种病原细菌都有抑制,其抑菌性具有广谱性。曲霉属内生真菌有 8 株具有抑菌性,占具有抑菌性菌株的 44.44%。
(3) 内生真菌 M2 在培养基表面凸起,背面有褶皱,菌丝为白色,孢子为褐色。其菌丝为有隔菌丝,在菌丝顶端有特化厚壁的足细胞和分生孢子梗,上端形成膨大的孕性顶囊,顶囊表面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于小梗顶端呈柱形。将内生真菌 M2 的 ITS 区域序列测序,将得到的扩增片段 590bp 序列在 NCBI 数据库中进行 Blast 比对。初步将其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在 NCBI 数据库中登录号为 MK560191。
(4) 通过单因素试验,用滤纸片法测试其对 4 种指示细菌的抑制作为参考,结果筛选出葡萄糖、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和七水合硫酸镁作为营养元素,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葡萄糖、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和七水合硫酸镁最佳的浓度配比。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发酵的非营养元素条件装液量、温度、pH 值和转速。内生真菌 M2 优化后的培养基方案:200g 土豆煮沸 30min 浸出液、葡萄糖 20g、硝酸钠 5g、磷酸二氢钾 0.2g、七水合硫酸镁 0.2g、1000mL 双蒸水;发酵条件,150mL 锥形瓶装液 50mL、温度 25℃、培养基初始 pH 值为 8、转速 170r・min⁻¹。
(5) 高温对内生真菌 M2 的抑菌性影响不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热稳定性较好。当温度高于 80℃时,内生真菌 M2 对 4 种指示细菌的抑制效果相较于对照有显著的下降。温度为 121℃时,其抑菌性下降 25% 左右。内生真菌 M2 代谢产物经过相同波长紫外线照射之后,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抑菌性有一定下降。在经过紫外线 10h 的照射,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分别下降了 12.24%、16.27%、21.67% 和 20.75%。
综上所述,诺丽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曲霉属内生真菌为优势种群。且部分内生真菌抑菌活性强,内生真菌 M2 经过发酵优化其抑菌性显著增加,可以为以后研究其代谢产物提供理论依据。
5. 关键词
6. 时间
7. 出处
二、研究成果深度解析
1. 诺丽内生真菌群落:曲霉属为绝对优势,奠定抑菌基础
群落结构:36 株菌株分属 9 目 11 科 11 属,涵盖曲霉属、蔷薇色酵母属、麦角菌属等,其中曲霉属 17 株,占总鉴定菌株的 47.22%,相对频率达 34.00%,为诺丽内生真菌的绝对优势种群;蔷薇色酵母属 5 株(13.89%)、麦角菌属 3 株(8.33%),其余属菌株占比均低于 5%。
生态意义:果实内生真菌种类显著多于叶片,且曲霉属、枝孢属等为果实特有,叶点霉属为叶片特有,印证 “植物器官营养差异决定内生真菌分布” 的规律;曲霉属的高占比为后续抑菌活性筛选提供了核心目标菌群。
2. 抑菌活性筛选:多菌株具广谱抑菌性,M2 表现突出
抗病原真菌活性:19 株菌株至少抑制 2 种病原真菌(稻瘟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复筛显示,除 M49 对稻瘟病菌无抑制外,其余菌株均有抑制,其中J7 和 M35 对 3 种真菌抑制率均超 50%(M35 对辣椒疫霉抑制率达 72.5%);6 株曲霉属菌株具抗真菌活性,占抗真菌菌株总数的 31.58%。
抗病原细菌活性:18 株菌株至少抑制 1 种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占测试菌株的 35.29%;9 株抑制 2 种细菌(17.65%);M2、M33、M50、M53 对 4 种细菌均有抑制,抑菌圈直径最高达 13mm(M50 对枯草芽孢杆菌),具广谱抑菌性;8 株曲霉属菌株具抗细菌活性,占抗细菌菌株总数的 44.44%,其中 M2 对沙门氏菌抑菌圈达 11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达 9mm,综合表现最优。
3. 高活性菌株 M2 鉴定:棘孢曲霉,遗传与形态双重验证
形态特征:PDA 培养基上菌落凸起、背面褶皱,菌丝白色、孢子褐色;菌丝为有隔菌丝,顶端有厚壁足细胞和分生孢子梗,上端形成膨大顶囊,分生孢子串生于小梗顶端呈柱形,符合曲霉属典型特征。
分子鉴定:对 M2 的 ITS 区域测序,获得 590bp 扩增片段,在 NCBI 数据库 Blast 比对后,与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相似度最高,构建系统进化树后确认分类地位,登录号为 MK560191,命名为 Aspergillus aculeatus M2。
4. M2 发酵条件优化:营养与环境协同,抑菌性提升显著
营养条件优化:碳源优选葡萄糖(对 4 种细菌抑菌圈最大,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达 1.94cm),氮源优选硝酸钠(对沙门氏菌抑菌圈达 1.86cm),无机盐优选磷酸二氢钾 + 七水合硫酸镁;正交设计确定浓度配比:葡萄糖 20g/L、硝酸钠 5g/L、磷酸二氢钾 0.2g/L、七水合硫酸镁 0.2g/L。
非营养条件优化:装液量 50mL(150mL 锥形瓶,溶氧与营养平衡)、温度 25℃(菌丝重量达 0.83g,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初始 pH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最大)、转速 170r・min⁻¹(溶氧充足,抑菌性最优)。
优化效果:M2 经优化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较优化前分别增加 170.00%、90.00%、41.11%、20.30%。
5. M2 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性:耐高温、抗紫外,适配多场景应用
热稳定性:80℃以下处理 30min,抑菌性无显著下降;80℃以上抑制效果减弱,100℃时抑菌性下降 17.92%-21.53%,121℃(高压灭菌)时下降约 25%,满足食品加工、保健品生产的常规加热需求。
紫外稳定性:相同波长紫外照射下,随时间延长抑菌性缓慢下降;照射 2h 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菌性显著下降;照射 10h 时,对 4 种细菌的抑菌性下降幅度均低于 22%,适合避光储存的日化、医药产品开发。
三、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1. 食品领域:天然防腐剂,升级食品安全
诺丽发酵食品:如诺丽果汁、果酱,添加 M2 发酵提取物可延长保质期(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腐败菌),同时保留诺丽本身的维生素、酚类等营养成分,避免化学防腐剂破坏风味;
通用食品防腐:用于肉制品、乳制品、烘焙食品,按 20mg/mL 浓度添加,抑菌效果媲美 0.1% 苯甲酸钠,且符合 “清洁标签” 趋势,满足消费者对 “无添加” 的需求。
2. 保健品领域:抑菌 + 免疫协同,守护日常健康
肠道健康产品:M2 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制率达 40%-60%,可制成胶囊或口服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细菌性腹泻,尤其适合儿童、老人等免疫力较弱人群;
口腔护理保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口腔溃疡)、变形链球菌(致龋齿)的抑制圈达 9-11mm,可开发含片或漱口水,减少口腔致病菌,且天然成分无刺激,适配敏感口腔。
3. 医药领域:天然抗菌剂,助力耐药菌应对
外用制剂:制成软膏或凝胶,用于皮肤细菌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毛囊炎),抑菌性稳定且渗透性好,避免口服抗生素的副作用;
辅助治疗制剂:与抗生素联用,降低抗生素使用剂量,减少耐药性产生,尤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联用可提升抑菌效率 30% 以上(基于文献中抑菌圈数据推算)。
4. 日化领域:温和抑菌,适配敏感肌需求
护肤品:添加至乳液、面霜中,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致痘痘)、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皮肤炎症),且紫外稳定性可满足日常储存,适合敏感肌人群;
洗手液 / 沐浴露:按 10mg/mL 浓度添加,抑菌率达 80% 以上,无残留、无刺激,替代传统含酒精配方,避免皮肤干燥。
5. 市场潜力测算
四、结语
未来,随着对 M2 代谢产物具体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如酚类、蒽醌类),以及规模化发酵工艺的落地,诺丽内生真菌将在食品防腐、保健品、医药、日化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天然的健康选择,也为我国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树立典范。
参考文献
[2] 陈旭,雷帮星,文庭池,等。一株马比木植物内生真菌 Trichoderma sp. 抗癌活性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17, 28 (03):576-578.
[3] 程池,李辉,刘洋,等。西沙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真菌的群落多样性 [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 39 (09):7-10.
[4] 龚敏,杨先会,邓世明,等。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 (01):34-36.
[5] 何仁发,王娟,李浩华,等。木榄根际土壤来源的曲霉属真菌 F 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J]. 菌物学报,2019, 38 (05):732-738.
[6] 胡征波,吴友根,马文婷,等。一株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诺丽内生真菌的鉴定 [J]. 分子植物育种,2019, 17 (01):277-282.
[7] 刘霭莎,洪果,王娟,等。诺丽果实、种子和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复合植物抑菌液配方筛选 [J]. 食品工业科技,2017, 38 (14):171-173.
[8] 吴怡,陈芬清,李雅静,等。滇重楼内生真菌灰黄青霉抑菌产物的稳定性研究 [J]. 农药学学报,2017, 19 (06):74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