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丽果汁 专注诺丽养生文化推广,分享诺丽果酵素汁的作用和功效原理。

诺丽籽油:从资源挖掘到健康升级

诺丽籽油:从资源挖掘到健康升级

导语

随着消费者对 “天然、功能性、高附加值” 健康产品的需求激增,市场对特色植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愈发迫切。诺丽作为热带珍稀植物,其果肉长期被用于制作饮料、胶囊等产品,而占果实重量近 30% 的诺丽籽却因开发技术空白,多被当作废弃物丢弃,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为填补这一缺口,海南大学郭志勇团队以 “诺丽籽油提取及包埋” 为核心展开系统研究,突破了诺丽籽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不仅实现了诺丽资源的全利用,更开发出兼具营养与稳定性的功能性油脂,为健康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提供了全新原料,也为海南特色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一、文献引用

1. 文献基本信息

  • 题目:诺丽籽油提取及包埋研究(Noni Seed Oil Extraction and Embedding Study)

  • 作者:郭志勇

  • 指导教师:白新鹏(教授)

  • 单位:海南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专业:食品科学

  • 日期:2011年

  • 出处: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摘要

诺丽通常沿海岸生长于海滩的灌丛中以及多石的海岸、路旁、溪流旁及湿地中。国外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如菲律宾、澳大利亚、柬埔寨。国内则在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台湾岛有分布。诺丽果肉和叶子含有多种有效功能成分,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不适、疼痛、及消化不良等,已被利用作原料生产各种饮料、胶囊等。而对种子的研究及利用较少,据报道诺丽籽可以用来治疗刀伤、创伤、蚊虫咬伤、止痛、安定神经、细菌感染、性机能失调等,诺丽籽种子中含有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多种酸酯类物质,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还有三萜类物质,特别是含有角鲨烯。
为了更好的利用诺丽籽及其特种油,本论文主要对其油的提取方法、稳定方法、及产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海南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奠定基础,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诺丽籽油不同的提取工艺方法进行研究。用常规索氏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闪式提取三种方法对诺丽籽油进行提取,在索氏提取工艺研究中,先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对各自实验结果影响显著的因素,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索氏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提取温度为 60℃、提取溶剂选择石油醚、提取时间为 2h、料液比 1:7 时,对诺丽籽油的提取效果最理想,出油率达 10.2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中,采用 Small Composite: Hartley Method 的试验设计原理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优化,根据单因子实验确定因子及因子范围进行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当萃取温度为 37℃、萃取压强为 22MPa、萃取时间为 104min、二氧化碳流速为 20L/min 时,出油率达到最高 20.33%;采用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的试验设计原理对闪式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电压为因素,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 50g/100ml、提取溶剂选择正己烷、提取时间为 70s、电机电压为 150V 时,闪式提取出油率达到最高,为 10.44%。测定油脂的理化指标比较发现,超临界提取的提取效果最好。
其次对提取的诺丽籽油精炼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探,确定 2.5% 的 85% 磷酸用量能达到最好的脱胶效果,使用 0.15% 的超碱量可以达到较理想的脱酸效果,同时油耗较少,使用 3% 活性白土在 65℃水浴、90KPa 真空度及磁力搅拌中脱色 20min,达到最佳脱色效果,在最佳的条件下制备了诺丽籽精炼油。
最后对所得的诺丽籽精炼油按照因素轮换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其乳化效果的影响,逐步优化,最后得到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温度 40℃、乳化器转速 20.5min⁻¹、乳化剂用量 1%、乳化剂选择单辛酸甘油酯与吐温 - 20 的复配、乳化时间选择 1min、HLB 值为 9.4。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所得乳化条件对诺丽籽精炼油进行乳化,然后加入微胶囊包埋剂对诺丽籽油进行包埋,讨论乳化条件、不同的骨架物质和填充物质的比例、不同包埋剂及用量对产品含油率的影响,以所得产品含油率最高的组合为最佳配方,以 HLB 值为 10.86、复配单辛酸甘油酯与吐温 - 20 的乳化剂,包埋剂是以 7:3 的比例复配的麦芽糊精与卡拉胶,最后达到产品含油率为 59.19%。

3. 关键词

诺丽籽油;提取;精制;乳化;包埋

二、研究成果深度解析:从营养成分到技术突破

郭志勇团队的研究核心在于 “挖掘诺丽籽的营养潜力” 与 “攻克产业化技术难题”,其成果可从营养成分特性关键技术参数两方面展开,所有数据均来自实验验证,具备高度可靠性。

1. 诺丽籽核心营养成分:天然功能性物质的集中载体

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GC-MS)分析(文献表 1),诺丽籽乙醚浸提物中含 35 种关键化合物,其中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的成分及含量如下:


  • 亚油酸(顺 - 9,12 - 十八碳二烯酸):保留时间 43.362min,相对含量 26.665%,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无法自身合成),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角鲨烯:保留时间 64.535min,相对含量 1.555%,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供氧、保护皮肤细胞膜完整性,广泛用于保健品与化妆品领域;

  •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活性,可清除自由基,延缓油脂酸败,同时对神经调节、细菌感染抑制有辅助作用;

  • 三萜类物质:包括乌苏酸等,文献提及其具有消炎止痛、调节免疫的功效,与诺丽籽传统用于治疗刀伤、创伤的作用相契合;

  • 其他功能性成分:含谷甾醇(调节胆固醇)、生育酚(维生素 E,抗氧化)、辛酸(12.485%,抗菌)、十六烷酸乙酯(8.588%,改善油脂风味)等,进一步丰富了诺丽籽油的健康价值。

2. 提取技术:三种方法对比,超临界萃取效率最优

团队首次系统对比了诺丽籽油的三种提取工艺,关键数据及优劣如下表所示:


提取方法最佳工艺参数出油率核心优势不足
索氏提取温度 60℃、溶剂石油醚、料液比 1:7、时间 2h10.20%工艺简单、成本低耗时久、溶剂残留风险高
超临界 CO₂萃取温度 37℃、压强 22MPa、时间 104min、CO₂流速 20L/min20.33%出油率最高、无溶剂残留、低温保护营养设备投入大、适合规模化生产
闪式提取料液比 50g/100ml、溶剂正己烷、电压 150V、时间 70s10.44%耗时最短(70s)、酸值 / 过氧化值最低溶剂挥发需冰水浴控制、出油率中等


注:理化指标检测显示,闪式提取的油品酸值(衡量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过氧化值(衡量氧化程度)最低,说明其对油脂营养成分的保护效果最优;超临界提取的油品虽杂质略高,但经精炼后可完全达标。

3. 精炼工艺:从粗油到一级食用油的蜕变

为提升诺丽籽油的品质与安全性,团队优化了 “脱胶 - 脱酸 - 脱色” 三步精炼工艺,关键数据如下:


  • 脱胶:添加 2.5% 的 85% 磷酸(油重占比),可去除 92% 以上的磷脂(胶质),避免油品储存时分层、氧化;

  • 脱酸:采用 0.15% 超碱量(基于酸值计算)的 NaOH 溶液,酸值从粗油的 1.8mg/g 降至 0.47mg/g,且油耗仅 2.1%(低于传统碱炼的 3%-5%);

  • 脱色:3% 活性白土(油重占比)在 65℃、90KPa 真空条件下搅拌 20min,脱色率达 58.3%,油品色泽从深黄色变为淡黄色,且保留 95% 以上的功能性成分;


精炼后油品的理化指标(文献表 3-1)完全符合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水分及挥发物 0.00%、酸值 0.47mg/g、过氧化值 3.11mmol/kg、磷脂含量 0.00%,为后续食品、保健品应用奠定基础。

4. 乳化与包埋:解决油脂稳定性难题,含油率达 59.19%

诺丽籽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亚油酸 26.665%),易氧化酸败,团队通过乳化 - 包埋技术提升其稳定性:


  • 最佳乳化条件:乳化温度 40℃、乳化器转速 20.5min⁻¹、乳化剂用量 1%(单辛酸甘油酯与吐温 - 20 复配)、HLB 值 9.4(水包油型乳液)、乳化时间 1min,此时乳液 48h 分层率仅 24.67%,稳定性最优;

  • 包埋工艺:以麦芽糊精(填充剂)与卡拉胶(骨架剂)按 7:3 复配为壁材,添加量 15%,经真空干燥后制备的粉末油脂含油率达 59.19%(文献图 4-6);

  • 稳定性提升:加速氧化实验显示(文献图 4-10),35℃条件下,未包埋的诺丽籽油 4 周后过氧化值达 42.3mmol/kg,而包埋后的粉末油脂仅 18.7mmol/kg,抗氧化能力提升 126%,显著延长保质期。

三、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健康需求驱动,多领域潜力爆发

郭志勇团队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诺丽籽开发的技术空白,更基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为多领域市场提供了高价值原料,核心市场价值与应用场景围绕 “营养成分 - 健康功效 - 产品落地” 展开。

1. 核心营养成分的健康价值: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对 “降三高”“抗氧化”“天然抗炎” 类产品需求旺盛,诺丽籽油的营养成分恰好契合这些痛点:


  • 亚油酸(26.665%):作为 ω-6 必需脂肪酸,可调节血液中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水平,预防血栓形成,适合开发为 “心血管保护” 类保健品(如软胶囊),目标人群覆盖中老年人及高血脂患者;

  • 角鲨烯(1.555%):天然抗氧化与免疫增强特性,可用于高端护肤品(如精华液、面霜),主打 “抗衰、修复”,同时可添加至功能性饮料中,满足年轻人 “抗氧化、抗疲劳” 需求;

  • 黄酮 + 三萜类:抗炎、抗菌功效可延伸至 “外用护理产品”,如蚊虫叮咬凝胶、伤口修复软膏,契合诺丽籽的传统药用价值,同时规避化学防腐剂的使用,符合 “天然护理” 趋势;

  • 整体油脂特性:精炼后达一级油标准,可直接作为 “功能性食用油” 添加至膳食中,或与其他油脂复配(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提升产品营养维度。

2. 市场价值:从 “废物” 到 “高附加值原料” 的蜕变

  • 资源利用率提升:诺丽果加工中,每 100kg 诺丽果可产 15-20kg 诺丽籽,按超临界提取 20.33% 的出油率计算,可产 3-4kg 诺丽籽油,按当前功能性油脂市场价(800-1200 元 /kg),每 100kg 诺丽果可新增产值 2400-4800 元,显著提升诺丽产业的整体收益;

  • 海南特色产业赋能:海南是国内诺丽的主要产区(占比超 90%),本研究为海南诺丽产业提供了 “果肉 - 种子” 全链条开发模式,助力其从 “初级饮料加工” 向 “高附加值健康产品” 升级,预计可带动海南诺丽种植户每亩增收 3000-5000 元;

  • 跨行业应用潜力

    • 食品领域:功能饮料(添加诺丽籽油微胶囊,提升抗氧化性)、烘焙食品(油脂替代,增加营养);

    • 保健品领域:软胶囊、固体饮料(粉末油脂形式,方便服用);

    • 化妆品领域:面霜、精华、防晒产品(角鲨烯 + 亚油酸,修复皮肤屏障)。

3. 应用前景: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门槛可控

  • 技术可行性:超临界萃取虽设备投入大,但适合规模化企业;闪式提取适合中小型企业(设备改造成本低,仅需添加冰水浴装置);精炼与包埋工艺均采用食品级原料(麦芽糊精、卡拉胶),符合安全标准;

  • 政策支持:海南自贸港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给予税收、补贴支持,诺丽作为海南 “地理标志” 产品,其深度开发可享受政策红利;

  • 市场空白:目前市场上诺丽产品以果肉饮料、果汁为主,诺丽籽油相关产品极少,先发企业可快速占领 “诺丽功能性油脂” 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结语

郭志勇团队的《诺丽籽油提取及包埋研究》,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对诺丽资源 “全价值开发” 的探索:从解决诺丽籽 “废弃” 问题,到通过超临界萃取、精准精炼、稳定包埋等技术,将其转化为含亚油酸、角鲨烯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高价值原料;从实验室数据(出油率 20.33%、含油率 59.19%、抗氧化提升 126%)到产业化潜力,全方位验证了诺丽籽油的市场价值与健康意义。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升级,诺丽产业有望依托这一研究成果,延伸出 “功能性食用油 - 保健品 - 化妆品” 的完整产业链,既推动海南特色农产品增值,也为大众提供更多基于天然资源的健康选择。诺丽籽油的开发,不仅是对一种植物资源的挖掘,更是对 “科技赋能农业、健康引领消费” 趋势的精准响应。

参考文献

[1] 郭志勇。诺丽籽油提取及包埋研究 [D]. 海口:海南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1.
[2] 郭志勇,刘小琴,王维,等。超临界萃取诺丽籽油工艺研究 [J]. 现代食品科技,2012, 28 (5): 543-546.
[3] 张伟敏,符元英,李楠,等。诺丽籽乙醚冷浸提取物的 GC-MS 分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 20 (3): 456-459.
[4] 谢文利,朱江,晋玉章。诺丽果汁对 D - 半乳糖胺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 28 (4): 16-18.
[5] 黄惠玲,李继勇,蒋江云。诺丽果中脂肪酸成分与含量分析 [J]. 热带作物学报,2009, 30 (2): 221-224.
[6] 刘延泽。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及闪式提取器的创制与实践 [J]. 中国天然药物,2006, 4 (3): 224-226.
[7] 白新鹏,郭志勇,刘小琴。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根提取物中总三萜类成分的研究 [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 (11): 78-80.
[8] 赵国志,刘喜亮,刘智锋。油脂工业技术的进步 [J]. 粮油加工,2008, (6): 45-48.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